據悉,這是國際質譜學雜志(IJMS)首次為中國學者增發特刊以示敬意。該特刊共收錄來自8個國家及地區的質譜學相關研究論文35篇,其內容涵蓋了質譜學基礎及其應用研究的多個方面。
中山大學陳新滋院士主持會議開幕式并致歡迎詞。劉淑瑩教授的博士導師、80 歲高齡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Michael T. Bowers 教授攜夫人出席,并作學術報告。會議期間,14 位國內外知名的質譜專家從生命科學、環境、藥學等領域展現了最新的質譜研究成果,以促進各學科間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中國質譜的發展。出席報告會的還有來自美國、韓國、中國大陸以及臺灣、澳門等多個國家地區的 100 余位質譜界同仁。其中,不乏劉老師指導過的學生,絕大多數已經成為質譜學界的中堅力量。
劉淑瑩教授于 1965-2013 年間就職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2008 年至今就職于長春中醫藥大學。該特刊的發行及其學術研討會彰顯了劉淑瑩教授在國內外質譜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嘉賓致詞
會議報告:
Seung-Koo SHIN 教授,韓國浦項科技大學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in Protonated Tryptic Peptide 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Peptide Dissociation
李茂榮 教授,臺灣中興大學
Dispersive micro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upled to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with 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determination of estrogens in environmental aqueous samples
潘遠江 教授,浙江大學
Study of Gas-phase Organic Reaction in Mass Spectrometry
李紹平 教授,澳門大學
Applica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in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Medicines
Brian Musselman 博士,IonSense, Inc
Sub-microliter Sample Presentation: The Impact of Small Volume and Speed on DART-based Experiments
瑕瑜 教授,清華大學
Acetone as Photo-initiator for Disulfide Reduction–Reac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s
欒天罡 教授,中山大學
Coupling microextraction with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for lipidomics investigation
郭寅龍 研究員,中科院上海有機所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icoliter Samples by Hydrogen Flame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李智立 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醫學院
In situ detection of lipid metabolism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using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萬翠紅 教授,華中師范大學
Strategies to boost Archaea Sulfolobus solfataricus P2 proteome coverage and predict new genes
王融 教授,華大基因
Mass Spectrometry and Health Management
周振 教授,暨南大學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exin Mass Spectrometry
李惠琳 教授,中山大學
Integrated Structural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oncovalent protein complexes
Michael T. Bowers 教授,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
The assembly of Amyloid Systems: The Latest News
特刊贈送儀式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IJMS)是由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的質譜研究期刊。
華質泰科作為獨家贊助商鼎力支持會議
劉淑瑩教授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批赴海外求學的中國留學生,投師在美國圣芭芭拉大學 Michael T. Bowers 教授門下,并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質譜學博士學位。從 1985 年歸國至今,其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多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發表高水平論文 500 余篇,指導博碩士研究生 100 余人,其中絕大多數已經成為質譜學界的中堅力量。
劉淑瑩教授曾任國際質譜學會委員,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三種國際知名質譜期刊編委(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Rapid Communicationin Mass Spectrometry),《質譜學報》主編,《化學進展》編委,現為《質譜學報》名譽主編及《分析化學》編委。2008 年獲得比利時列日大學榮譽博士。作為吉林省人參科學研究院的創始人,始終工作在質譜、中醫藥及人參研究的第一線。她沉迷科研、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為吉林省中藥現代化和人參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